青春是一个觉醒的季节,是一个自信的季节,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,更是一个走向成熟的季节,我们为自身的成长自豪,为获得的成绩喝彩,为旁人的一点一滴感动与感叹,更为经历了的世事感到沧桑与感悟。
五月四日是青年人的节日,为纪念在五四运动中的青年而生。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,对中国经济、政治、文化思想、革命方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它使“民主”、“科学”、“社会主义思潮”成为了社会的主流,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铺垫作用。以北大为首的青年学生在这次运动中激流勇进,拉开了工人罢工,商人罢市起义的序幕,将这次爱国运动推向高潮,成为时代的弄潮儿,面临风口浪尖,我自横刀向天笑。他们的精神,跨越时代的变迁,经历坚持不懈的抗战,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,引来了改革开放的大浪潮,直到如今的科学发展,和谐社会……
而作为一个青年律师,时代赋予我五四青年精神下的自信与骄傲,而律师这个身份,更让我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。社会舆论对于律师褒贬不一,或许更体现了民众对于律师的期望,期望律师在唇枪实战之间首先能成为一个良知之士,为受害者说话,为冤屈者讨回公道。有鉴于此,我想我更该为自己的身份,和众多的同行们向社会呐喊一声:“我以一个青年律师起誓,以执着敬业,临危不惧,百折不饶作为我的座右铭。”
首先,执着敬业,律师律师职业伦理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然而,它又是一种受到职业限制的伦理,其内容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的职责中去认识和诠释。因为律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接受委托,通过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方式,通过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来实现社会的公正。这就需要律师首先应是一个符合做人底线的人,律师要有好的人品、要有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。一个品质低劣的人,一个不具爱心的人,一个不具责任心的人,指望他去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指望他去推动社会公正,是不可想象的。因此,我对敬业的诠释不单单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当事者的利益,更是首先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和高度责任心的人。
另外,执著,还要求我们在律师职业的过程中,要坚定律师执业的信念,遇到困难毫不气馁。特别是在法律制度还不健全、不完善,一些法律问题的处理还不是完全依据法律的情况下。敬业更要求我们“不以案小而不为”,精心做好每一个案件和法律服务事项。
其次,临危不惧。孔子曾说过“勇者不惧”,但是,“不惧”是有条件的,在司法比较宽松的情况下,比如律师享有抗辩权,言论豁免权等条件时,就无畏惧的必要了。但目前,律师代理的空间狭小,律师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当权者的强权时,这个“不惧”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。我们的老前辈张思之先生曾坦言“我都八十多岁了,每天仍有恐惧之感。”但是恐惧是一回事,张思之先生并没有因为恐惧而放弃特有的正义之胆和真知灼见。在法庭辩论时,他无私无畏,掷地有声,宁为正义而死,不为屈辱而生,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楷模。而作为当代的青年律师,我更以“初生牛犊不畏虎”为写照,秉承张老先生的意志,无私无畏,临危不惧。
再次,百折不饶。我理解的百折不饶有两方面的含义。第一,要有作为律师的独立人格。司法独立,司法更是纯粹,“以事实为依据,以法律为准绳”便是我们律师对待每次案件的准则,我始终相信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,勇往直前的精神,正义总是能战胜邪恶的。因此,我也更希望当我们遭遇困境,决不能自认倒霉,要奋起自救,更希望各地的律协和同行们能团结一致,形成强大的后盾,为作战的我们擂鼓呐喊,让我们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,不为五斗米折腰,做一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人!第二,百折不饶还表现在要有丰富的法学底蕴和综合实践。都说律师是靠一张嘴吃饭的,可是没有满腹的经纶,又如何能口若悬河。法书万卷,浩瀚博大如海,终其一生也只能略通皮毛,这就需要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,一遍一遍的融会贯通,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。但是单纯的理论是苍白无力的,理论纵然繁花似锦,但在法庭上,更需要的是随机应变,将理论与实践结合,运用多种手法和技巧,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。这就要求不断的积累经验,每一次的负伤,都可能成为下一次的逆转的胜利。同时,社会飞速发展,更要求我们不能抱残守缺,墨守成规,只有与时俱进,吐陈纳新,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,才能站在代理业务的制高点。
最后,我想高声呼吁,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律师已经准备好,“秉承五四精神,彰显新一代律师的风采”。谨以李大钊同志的一段话为我这篇文的结局,与广大的青年们互相勉励:青年之字典,无“困难”之字;青年之口头,无“障碍”之语;惟知跃进,惟知雄飞,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,奇僻之思想,锐敏之直觉,活泼之生命,以创造环境,征服历史!
景雪苹 |